鍾離權笑道「呵呵,徒孫長進了……」
翾楚說「清靜經讓我們清靜無為,可是道教修行往往崇尚歸隱,全真派也有出家一說,但歸隱或者出家之後就真的不顧人間的忠孝之本了嗎?」
鍾離權笑道「答案顯然不是你想像的那般,修道之人,忠孝誠信是第一要務。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翾楚笑道「對呀,我也覺得,盡忠盡孝是我國傳統社會的重要道德準則,是儒家人倫道德的核心內容。誠信則是做人的根本。」
鍾離權笑道「道教從建立教團伊始,就非常重視這些道德準則並將其吸納到教戒中。張道陵天師向奉道者所諭教戒,最基本的一條就是「誠信不欺詐「。《太平經》說「天下之事,孝忠誠信為大。「
翾楚說「呀!張天師,入世之仙真,雖然五斗米道,聽起來有點市井之風,但人家畢竟也要吃飯,他說的這個天下之事,忠臣信為大,我覺得就很實在……」
鍾離權笑道「《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說「能如要言臣忠、子孝、夫信、婦貞、兄敬、弟順,內無二心,便可為善,得種民矣。「並強調「事師不可不敬,事親不可不孝,事君不可不忠,……仁義不可不行。「
葛洪在他的《抱朴子內篇》中說「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文》則強調仙經萬卷,忠孝為先。由此可知,忠孝、誠信等社會道德基本準則在道教中受到高度重視。強調忠孝,是成仙得道的必要條件。」
翾楚說「從社會倫理的層面上看,道教重視的這些基本準則,與儒家的要求是一致的,主要反映儒家治世亦即世俗社會的道德要求。但是,由於道教與儒家的根本宗趣不同,其強調的維護社會人倫是入世教化和修行的需要,是為升仙度世奠定基礎,是所謂仙道不離人道,體現的是道教齊同慈愛的上善之心。」
鍾離權笑道「所謂「齊同慈愛「,是要把世俗社會的人倫道德愛心上升到大慈大愛的上善境界,即《度人經》所說的「不殺不害,不嫉不妒,不y不盜,不貪不欲,不憎不忌,言無華綺,口無惡聲,齊同慈愛,異骨成親「。具體來說就是《感應篇》所指出的不欺暗室,不履邪徑;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頭頂三尺有神明;是道則進,非道則退。強調的是要誠信為人,寬容待人,無為不爭,淡泊名利。
《道德經》中曾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要「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是故《想爾注》嘗指出仙人道士與俗人異。所異的並不是基本的社會道德準則,而是俗世之人以功名利祿為追求,仙人道士則當以大道的上善之慈之愛為修行要旨,明白名利財貨皆身外之物,人生不能為外物所累,要棄名利之韁索,以道德為務,使生命達到合道的境界,利益於人心、社會與自然的和諧常通。」
翾楚說「這才是教人修仙最好的地方,如果大家都當神仙,圖清靜,誰來負責,對了,師爺道教和道家有何不同?」
鍾離權笑道「談道家與道教,化解你認識上的反差和誤解!當今社會上依然還有許多人對於道教與道家之間的關係,往往存在着一種認識上的反差和誤解,對內在的淵源和所在的構成有着諸多的混淆,對其二者總以刻意的區分,從中多以認為道家乃思想學術,而道教就是宗教,然所執這種觀點者,令景丹所不能苟同,余以為歷史上道家與道教其實歸根結底實為之一體,不可二分。就如人之頭腦與身體其間之關係,可問有分開說的道理?」
翾楚笑道「呵呵,作為道士的你徒孫我,也是這樣把道教和道家分不清楚呢!呵呵……」
鍾離權笑道「哈哈哈,道家言道,道教言道,其結果均是一個宇宙間萬物至高無上之道。春秋末老子創立道家學派時,當時世間早就有以從事求仙問道的巫術、方技的原始道教及宗派的存在,如古黃帝問道廣成子,歧伯,彭祖等上古神人,就後來的方仙道,如宋毋忌,正伯僑、鄒衍等方士,以講天人合一之說。」
翾楚說「照這樣說,道家還是道教中來的了?那也沒什麼好區分的呀!」
鍾離權笑道「嚮往神仙不老之術,而道家宗師老子,尹子,列子,莊子等其思想言論,又無不往溯至上古河洛周易之神人天書,仙人長生飄逸之談,可以說道家的建立是在原始道教的基礎上孕育而成的。後至漢祖天師創立道教以來,其教義理論又以道家的思想理論為準則。」
翾楚說「然後呢?」
鍾離權笑道「其間的黃老道又正是上接道家下承道教,連結兩者之間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宗派團體,時下如《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及《老子想爾注》也就是道家思想轉向後來道教的重要著作,所以道家與道教的關係本身就是融合為一而又不可單分的。
其二者之出處並非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所以道家與道教的關係,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可以這樣認為,道家承接了上古道教中原生的養分,而道教又是道家一個自身的延續,二者的結合組成了一個極其完美的結果。」
翾楚說「正如一個太極陰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混而融合不可單分。今日之學術論壇只言道家學說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道教固有的和存在作用,所言道教但有失其道家原生的成分,如當今論道也是多對應的是一個現實社會的一個現實問題吧。」
鍾離權笑道「嗯歷史的長河,百川匯聚總歸於海,道教就像歷史的一條長河。那麼其中的神仙方術,宗派學說,五行八卦,風水醫學等等等等恰如一條條清純的智慧之水,在歷史的歲月中最後都歸於道教這條長河裏,注入大道的海洋中,生生不息,以回歸永恆。」
daoguxuanc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