翾楚道「可是我們愛護動物,這些小動物,有朝一日修練成仙,恐怕有的就會為禍人間呀!」
呂洞賓笑道「道書中載述的成千上萬的仙真事跡,無論其面貌、神跡怎樣神異離奇,但普遍具備符合時代特徵的高尚德行,遂至感通上真下降,度升天界。筆言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在這裏,神仙不僅是修道成功的典範,他們的人性亦完善到極點。」
翾楚心想好吧,神仙要想代表神仙的典範,還真是不容易呀!
鍾離權笑道「至下皇時物種更少了,為大貧。此後,物種難以足萬,為極下貧。天地為人之父母,此父母貧極,則人子亦大貧,結果天地人皆悉被傷,為虛空貧家。早在兩千年前,道教就提出了尊重生命、強調保護物種的思想,這是道教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環境的一大思想貢獻。」
呂洞賓笑道「正是基於這種認識,道教要求人們愛及昆蟲草木鳥獸,愛及山川河流,愛及日月天地,不要無辜傷害任何生命。《元始天王歡樂經》說保護萬物,應簡樸自己的居室。廉潔克己,應遠離酒色。保養形神,應常行仁德。安樂眾生,應減少畋漁。放贖生命,應克制飲食。」
翾楚說「俗諺雲,「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父」說的是什麼?」
呂洞賓笑道「師徒關係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成為了文化血脈相連的重要途徑。」
翾楚「師父,您知道嗎?同一老師門下的弟子其實有不同的等級?」
呂洞賓笑道「哈哈哈,下面將要談一談弟子究竟有哪些分類。」
翾楚說「有俗家和出家之分?」
呂洞賓笑道「第一種,學道弟子,學道弟子又稱皈依弟子。簡稱學生,是沒有正式拜過師的學生,只要交一定的學費就可以跟師父學習,當然也有一些因特殊機緣,師父不收費的情況。學道弟子對外不可說教導他的人是他的師父,只能說是老師。師父對學道弟子只有「教」的義務,沒有其他義務和責任。」
翾楚說「入門弟子是什麼情況?」
呂洞賓笑道「入門弟子,入門弟子,從字面上解釋的話,過去的住宅有大院和內室,「入門弟子」就是進了大院之門,成為了這個門派的成員(門徒),但不是可以隨便進入「內室」。入門弟子不同於學道弟子,需要正式拜師,需要遵守本門規矩。師父對於入門弟子有一定的要求,人品德行要好,要有一定天賦,有一定經濟基礎,態度、心態要好,還得有悟性,願為本門做出貢獻等等。往往入門弟子是從學道弟子中產生的,也有的是經由中間人引薦的,還有一種情況是師父自己看中並主動收徒的。」
翾楚說「好像還有入室弟子,和入門有啥區別呢?」
呂洞賓笑道「入室弟子,入室弟子,是眾多入門弟子當中得到師父的青睞、認可而進入「內室」,獲得師父不傳其他弟子的絕招、秘訣,將來可成為師父的嫡傳弟子即傳承人。
鍾離權笑道「嫡傳弟子,嫡傳弟子一般也叫「親傳弟子」,就是師父親自手把手教出來的傳承人。還有關門弟子。關門弟子,指老師所收的最後一名弟子,此後則收山,不再收直傳弟子了,而由徒弟去收徒孫——再傳弟子。一般地,關門弟子是老師最鍾愛的弟子,因此在眾弟子中地位特殊。」
翾楚說「我不知道我上輩子幹什麼的,生死輪迴之後,還能做師父的徒弟,很感動……」
呂洞賓笑道「生死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每當我們驀然回首,驚覺時光不再,熟悉的面孔已逝,不得不令我們再次慨嘆生命之短暫。眾所周知,道教是熱愛生命的宗教,道教愛生、貴生,對待生死問題,既有從精神上的超脫,也有葆養人身機體的養生修習法門。南華真人莊子齊同生死、鼓盆而歌,是超越生老病死的灑脫;陶弘景祖師年逾八十、猶有壯容,是力行鍊形養生的成果。」
翾楚說「如今,社會生活的節奏不斷加快,我們自己的步調似乎也被帶着奔走,單獨的個人不經意間被淹沒在社會競逐的巨大洪流中,為了名利金錢而奔命、迷途難返。然而,富貴不能久長,輝煌亦將暗淡,風流人物的豐功偉績也終入漁樵的笑談之中。道教的祖師千百年前已將此點參透,老子在其《道德經》中向世人發問「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呂洞賓笑道「張伯端祖師說得更加具體明了不求大道出迷途,縱負賢才豈丈夫。百歲光陰石火爍,一生身世水泡浮。只貪名利求榮顯,不覺形容暗悴枯。試問堆金等山嶽,無常買得不來無。
鍾離權笑道「人生短短百年,若要重外而輕內、重利而輕生,終使得原本侷促的壽命提前夭亡,這當是對生命的一種褻瀆。在道家的生死觀中,其尊重生命之自然本來,提倡的是終其天年而不夭。但終其天年而不夭又絕非道教對待生死的終點,道教有句眾所周知的名言「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認為,可以通過人主動的修道養生來益壽延年,乃至長生久視。經書言,人身難得,正法難遇,是以道教特別看重今生今世之修行,正如張伯端祖師所言,「不求大道出迷途,縱負賢才豈丈夫?」以此難得的人生機緣,虔心向道,訪求明師,精進修行,超升成真。到此,生死已了,超出輪迴,享萬齡之壽。」
呂洞賓道「古詩中有言,「金鰲頭上蓬萊殿,唯有人間煉骨人」「笙歌暫向花間盡,便是人間一萬年」。但遠離紅塵、虔心修道並非易事。有向道之心者難得,能拋開世俗中的種種羈絆、一心修行者就更少了。仙道多途,道教了卻生死的法門更是多種多樣。能得其一而修之,便是吾生大幸。」
翾楚說「在生的方面,道教之養生文化飲譽中外。養生、調理好自身機體,是修道的基礎和前提。」
。